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发布时间:2012-02-28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金奕新

  当我们乘飞机去外地出差或旅行时,我们登上飞机后,空姐让大家系好安全带,作好飞行准备,飞机就开始慢慢地滑行到起机线上,然后,发动机开始轰鸣,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跑,随着轮子与地面摩擦的隆隆声的消失,飞机猛一抬机头,呼啸着冲向兰天,一瞬间便穿过云层,遨游在既定的航线上了。
  一架满载乘客重达几十吨的飞机,为什么能在空气中飞行,而不掉落下来呢?要解开这个秘密,得从飞机的翅膀说起。
  鸟类都是靠两只翅膀飞行的,飞机也是,但鸟类在飞行中不停的上下拍打着空气,飞机却不,它的机翼是固定的,就像大鹏张开它的巨翅,能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一样。
  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飞机机翼和和鸟类翅膀的断面,不难发现,两者形状十分相似,上面是凸起的,下面则比较平坦,正是这一特殊的几何形状,使飞机能产生升力。
  那么,升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先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试验。
  取两张纸分别由左右手的姆指和食指示器拿着,自然平行垂于胸前,两纸相距8-10厘米,然后你用嘴向下吹气,你就会发现,两张纸会自动往一起靠拢,你吹得劲儿越大,靠得越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流体力学上有一条定律,叫伯努里定律:“流体在连续流动的稳定气流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它产生的动压越大,静压越小;而流速越小的地方,产生的动压越小,而静压则越大。而动静压与动压之和是一常数”。上述试验就证明了这条定理。纸的内侧因吹气流速增加,作用在表面的静压变小,便被外面的气压压在一起了。所以当飞机以一定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的速度快,使上下产生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与飞机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还与空气的密度成正比,而产生的升力,则与机翼面积成正比。在上下压力差一定的条件下,机翼面积越大,升力自然越大;此外,升力的大小还与升力系数有关,所谓升力系数,是把不同机翼的断面形状,{通称为翼型}通过风洞试验测定出来的。不同形状的翼型,升力系数是不一样的,同一种翼型,如果气流方向不同,升力系数也会产生娈化。从机翼前缘到后缘作一条假想直线,它与前方吹来的气流就会形成一个角度,我们把它称为冲角。翼型试验时,以零度冲角为基准,冲角增大,流过翼面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系数也会加大,但是,如果冲角过大,气流流过机翼上表面时,在后部产生了涡流,不但阻力系数猛增,升力系数就反而降低了,这个角度我们称作临界冲角。如果冲角再加大的话,就可能使飞机“失速”,是十分危险的。低速飞机宜采用高一点的升力系数的翼型,而高速飞机则应选用升力系数低一点的翼型。因此,每一种飞机飞行时的最低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某一种飞机在飞行中低于最低速度,它就在临界冲角时也产生不了维持飞机重量的升力,飞机就要往下掉,这一速度,我们称为临界速度。
  现在该明白了吧!这就是飞机要在跑道上先急速滑跑,增加速度使其超过临界速度后,才能拉起升空的原因。
  那么飞机又是靠什么取得速度的呢?早先的飞机前面装有一个或数个螺旋桨,每一个螺旋桨都由一台发动机驱动,螺旋桨转动起来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拉力,拉着飞机前进,使飞机加速。螺旋桨产生拉力的原理,与机翼产生升力的道理完全一样,因为螺旋桨每片桨叶的断面是和机翼一样的,它的凸面朝前,所以转动后产生的就是拉力了。况且桨叶自身又是可以转动的,螺距变大时,与机翼冲角增大一个道理,拉力也随之增大。同理,拉力的大小,除与空气密度、螺旋桨面积、拉力系数有关以外,也与转速即气流流过桨叶面的速度平方成正比。现代飞机大都不用螺旋桨了,而由发动机直接产生推力,推着飞机前进,产生速度,这种飞机就叫喷气式飞机。一般螺旋桨飞机以内燃机作引擎,功率从几百到几千马力,而喷气式飞机用喷气发动机作引擎,它能产生几千千克到上万千克克推力。我们知道:功率等于力与速度的乘积,只要换算一下,就可知道喷气发动机的功率不知要比内燃机大多少倍了。
  下面,我们要讲的是飞机是如何操纵的。这就得先了解一下飞机的构成。
  任何一架飞机,它都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1、机身,包括驾驶舱;2、机翼,包括副翼、襟翼;3、发动机和整流罩,包括发动机舱、螺旋桨或尾喷管;4、起落架,包括起落架舱;5、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而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与方向舵构成;水平尾翼则由水平安定面与升降舵构成。
  在驾驶舱内,有驾驶飞机的全套设备:包括操纵杆(盘)、脚蹬、发动机仪表、飞行仪表,雷达导航设备,收放起落架、襟翼的装置及位置显示器,各种报警装置,通讯设备等等。
  下面让我们说一下飞机如何操纵的方法吧!
  平飞:只要手握住操纵杆,置于中间位置,打开自动驾驶仪,在隐定气流中即可保持平飞姿态;这时飞机力的平衡情况是升力等于重力,拉{推}力等于阻力。
  上升:加油门,往后带{拉}杆。此时,升降舵向上翘起,气流流过水平安定面后将升降舵往下压,使机头尾部有一个往下压的力,机头往上翘,形成一个上升角,也就是飞机纵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飞机即进入上升状态。
  上升角越大,需要推力越大,飞机是靠巨大的推力使其上升的,上升时飞机的升力比平飞时要小。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我们从力的平衡不难看出。
  当飞机处于平飞状态时,升力需等于飞机重量,推力等于阻力,才能保持匀速运动,这两个条件同时得到满足,飞机才能保持平飞。当飞机进入上升状态时,飞机的重力便被分作两部分,用力的平行四边形画法不难表示出:上升角越大,分出来由升力来保持平衡的重力部分越小,而靠推力推上去的部分越大,这时飞机的推力要等于飞机阻力与重力的部分分力之向量和,所以只有巨大的推力,才能便飞机急速上升。这就是在上升时必须加油大门的原因。改为平飞时,动作相反。
  下滑:收油门,向前推杆。此时升降舵向下,气流从水平安定面吹向升降舵将机尾抬起,机头向下,进入下滑状态,这时飞机产生一个下滑角。
  下滑角的存在,与上升时相反,重力的一部分,与推力方向相同,所以要减小油门,升力也比平飞时小,只要和重力的一部分相等,即可保持平衡。乘客可明显感受到,飞机在下滑时,发动机的声音明显降低了,有时甚至像关了发动机似的,实际上是在怠速情况下工作。
  上升、下滑操纵杆的动作,只是在改变飞行姿态时动一下,要立即恢复原状才行,不然动作过度,是要发生危险的。这与驾驶汽车一样。
  转弯和盘旋:飞机的转弯和盘旋动作是比较复杂的,因为飞机在盘旋时,需要有一个向心力,才能便飞机产生曲线运动。这个向心力从何而来呢?不妨看一下鸟类的盘旋情况吧!鸟儿在盘旋时是靠倾斜和尾巴的配合下,取得向心力的,飞机也一样,所以要想盘旋,必须使飞机倾斜,并要有方舵的配合,才能有向心力。机翼后部有一对副翼,左边朝上翘,右边就向下翻,上下角度相等,方向相反。试想一下,如果副翼向上翘的一边,气流流过机翼受到了一个向下压的力,而另一边向下翻便受到一个向上抬的力,飞机不就倾斜了么?但是光是倾斜还产生不了向心力的,要同时使飞机以其纵轴线为中心,偏转一个角度才行。也就是说,要靠转动方向舵来完成。如果操纵方向舵转向左面,气流流过垂直安定面时将机尾向右推,机头不就向左转了吗?
  操纵方法是:往左压操纵杆的同时,左脚向前蹬左舵,右脚退后,飞机即可向左转弯,此时手脚动作要同步,动作幅度不能过大,用力不能过猛,要柔和才行。
  转弯和盘旋时,力的平衡情况如何呢?飞机倾斜转弯时,升力可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必须等于重力,另一部分要和向心力相等,飞机才能转弯,很明显,转弯时飞机须要的升力特大,要等于重力与向心力之向量和。而推力只要与阻力平衡即可。为了在转弯和盘旋时能有足够的升力,要稍微带点杆以加大冲角,还得加点油门来平衡因冲角加大后产生的阻力,而以上所有动作,必须同时完成,不能有提前或滞后。
  转弯和盘旋时的手脚动作,要保持到改出为止。这里还应说明的是:转弯的半径较小,所以倾斜坡度大,方向舵活动也要多一点,而盘旋半径要大得多,只要稍压一点坡度和蹬一点舵就够了。加油门和带杆亦然。
  若向右转弯和盘旋,压杆与蹬舵动作与上述全部相反。
  在转弯和盘旋时,一定要使飞行轨迹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能让其产生侧滑现象,以免发生意外。
  关于起落架、襟翼的有关问题,要在起飞和着陆时才能讲到,此次容不赘述。


信息来源: 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