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科协领导考察新昌特色科普馆侧记

发布时间:2012-07-16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民办馆为民服务    特色馆富有特色
——绍兴市科协领导考察新昌特色科普馆侧记

  “民间办特色科普馆,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很有特色”。 这是绍兴市科协主席毛红卫对新昌县民营企业、民间学会创办特色科普馆的肯定。
  7月12日,绍兴市科协主席毛红卫等一行冒着酷暑来到新昌县考察特色科普馆,新昌县委副书记王浩萍陪同考察。目前,新昌县有2家由民营企业创办的特色科普馆,1家由民间学会创办的特色科普馆,毛红卫主席一行分别考察了新昌县天文科普馆和达利蚕桑丝绸文化科普展示馆。
  毛红卫主席一行首先来到新昌县天文科普馆考察。该馆是由新昌县天姥巡星会创办的,属于民间投资性质,租用展厅面积约140平方米,共投资15万元,配备了科普型天文望远镜12台,以及DVD影碟机、投影仪、星图模型转盘等设施,还作制了月相笔、天文伞等培养天文兴趣的一批辅助小器具,为广大天文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天文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天文科普馆开馆以来,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机构合作,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天文科普夏令营、中秋望月、日全食、日环食观测、“英仙流星雨、璀璨沃洲瑚”、 国际观月夜等大型天文科普活动;举办天文科普培训(讲座)23期,受训1000余人次;公益科普宣传得了近60万人次的观看。馆内有专业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星空摄影、星空观察入门的解说及点评,每逢节假日,许多中小学生就会来到天文科普馆开展实践活动,天文科普馆真正成了天文科普教育基础。
  毛红卫主席侥有兴趣地参观每个展厅,动手操作了天文望远镜等天文仪器。他来到星空摄影厅就停留下脚步,欣赏起天文照片、深空摄影作品,并向天姥巡星会会长咨询起深空摄影的方法和技巧,不时地点头表示肯定,再三叮嘱市科协办公室主任,《绍兴科协》杂志要好好宣传这些作品。
  结束了新昌县天文科普馆的考察,毛红卫主席一行来到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考察达利蚕桑丝绸文化科普展示馆。这时虽已是上午11点20分了,阳光直射,热浪逼人,但不减参观兴趣,或坐观光车、或徒步,随公司负责人逐一参观了室内外8个厅(区)。
  达利蚕桑丝绸文化科普展示馆是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投资2150万元,于2011年9月建成的集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科普体验、生态餐饮、特色购物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科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性生态科普教育旅游基地。整个馆分为科普展示区、科普体验区、特色餐饮区、特色购物区等四大区。(科普展示区,通过丝绸文化长廊、千年桑树园、亿年木化石林、丝绸生产工艺展示、丝绸家纺展厅、丝绸领带展厅、丝绸面料展厅、丝绸文化展厅等一系列主题展示区,向公众展示和传播中国蚕桑丝绸历史、文化、科技和产品的深邃博大。科普体验区,在文化展示的同时,还针对公众开设有桑果采摘、采桑养蚕、DIY手绘和扎染丝巾等科普体验活动,让公众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蚕桑丝绸知识。特色餐饮区,主要以蚕桑特色土菜为主,如桑叶鸡、桑果汁、桑果酒等。同时,还开设有健康时尚的生态菜地认养园,公众可置身其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在采摘、休闲务农的乐趣和喜悦。特色购物区,仿制杭州清河坊建成丝绸文化古街,古街上以丝绸产品和小吃店为主,让公众在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同时用丝绸、赏丝绸。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馆以来,已有上百万人前来参观考察,无不拍手称好。去年7月份,省科协党组书记鲁善增考察后,对达利蚕桑丝绸文化科普展示馆给予高度评价。
  毛红卫主席考察后指出,科普是公益事业,要整合资源、集聚社会力量办科普,合力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新昌县发动社会力量创办特色科普馆,投入大、档次高,作用发挥得好,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思路。要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功能,丰富内涵,在普及科学知识上发挥更好作用。

(新昌县科协  吕新浩)


信息来源: 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