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科技中心建设工程指挥部成员赴广州合肥考察

发布时间:2012-09-24 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绍兴科技中心建设工程指挥部成员赴广州合肥考察

  9月18日至21日,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毛红卫带领绍兴科技中心建设工程指挥部成员赴广州、合肥两地,考察了广东科学中心和合肥科技馆。目前,绍兴科技中心建筑主体已进入精装修阶段,展教工程方案设计也已进入关键时刻。此次考察目的是学习这些科技馆展品展项设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绍兴科技中心展教工程方案,不让绍兴科技中心建设留有遗憾。同时了解科技馆的运行管理情况,为今后绍兴科技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规划提供参考。

广东科学中心

  在广东科学中心,考察组一行参观了科学中心的室外探索乐园、常设展馆、《达芬奇的科学密码》临展和四大科技影院。广东科学中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投资19亿元,2008年9月建成开放。展馆整体建筑形象为“科技航母”,从正面看,像一只灵动的科学“发现之眼”;侧面看,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俯瞰整个建筑,酷似一朵盛开的木棉花,是我国“绿色建筑”的代表工程、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馆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等9大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特效影院;数字家庭体验馆、开放实验室和多个临时展区。展品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让参观者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技知识。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的户外科学探索乐园给考察组很大的启发。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的人工湖、60多个经典科学展品,培植2000多种岭南特色植物,建有观赏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园、水主题展示,设计独特,景观迷人。这些展品一般放在室内展馆中展示,广东科学中心创造性地将它们摆到了室外,非常吸引参观者的眼球,户外科学探索乐园可以说是科学中心的一大亮点。绍兴科技中心计划建造的室外科普广场也有科普植物园、水环境布置、科普小品展等。广东科学中心的户外科学探索乐园的设计规划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有很多元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考察组一行还听取了广东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对中心内容规划、展项设计、配套功能建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介绍。大家就展品和展项设计展开了讨论,认为广东科学中心在展品设计上最成功之处就是展品的参与互动性强,80%的展品都能和参观者互动。毛红卫主席表示:广东科学中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外部绿化和内部设计、环境布置都非常科学、合理。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经验是值得绍兴科技中心学习和借鉴。绍兴科技中心的展品展项设计一定要突出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寓教于乐原则。
  合肥市科技馆2002年5月开馆,主展厅建筑面积为5822平方米,外形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象征着远航的科技之舟;主展厅东侧的球形展厅建筑面积为1513平方米,外观酷似一只巨大的飞碟,象征着科技的无穷奥秘。合肥科技馆虽是一个中型科技馆,开馆已有11年,但是每年的参观人数多达20万人次,尤其是去年8月免费开放后年观众量猛增至50万人次,在全国科技馆中影响力很大。

合肥科技馆

  成功的奥秘在哪里?考察组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合肥科技馆设有儿童、机械与力学、人体奥秘等9个展区,共有300多件展品,还拥有天象和球幕影院、4D动感影院。开馆以来,合肥科技馆的展品不断推陈出新。自2007年起,对展区进行逐层改造,到2011年,科技馆的展品内容全部更新。这些展品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参与性,其中80%以上的展品可由参观者动手操作。在交流中,合肥科技馆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成功在于在科技馆的展区改造上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的创新之路,结合中型科技馆的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展品精品化、小型化和充分利用展区空间的发展道路,通过5年的展区改造,使建筑规模并不大的合肥科技馆成为一座设置灵活,展品数量众多,服务设施完善的科普场所,同时经常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科技馆不断保鲜,因此深受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合肥科技馆的相关负责人还为绍兴科技中心的展品展项设计布局献计献策:一、展品一定突出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原则。二、展品的摆放一定要充分利用空间,同时还要为今后展品的补充和更新预留空间。三、大型科技馆展区布置,最好以主题展览为主,地方特色展览一定要避免做成城市规划馆,同时还要考虑参观对象的年龄特点。
  在实地参观考察中,考察组拍摄和记录了大量图文影像资料,时间虽然很紧,但是考察组一行都认为不虚此行。近期,绍兴科技中心建设工程指挥部成员将对其中的精品、经典、精彩部分进一步学习、消化和吸收,并把它运用到科技中心展教工程中去。 努力将绍兴科技中心建设成为“地市级一流、最具人气”的综合性科技馆,将科技中心打造成知识的海洋、科学的殿堂、游乐的天地、趣味的乐园。

(陶思敏)


信息来源: 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