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住进“VIP包房”,穿起“靓衣”—上虞尝试利用大棚种植杨

发布时间:2013-05-24 16:1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5月15日下午,虽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但是上虞市真山杨梅基地的大棚杨梅却丝毫不受影响。7株成年的杨梅树被白色大棚包围着,高傲地住在高9米,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VIP包房”内。而这也成了上虞首家尝试利用大棚种植杨梅的专业合作社。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试验的大棚技术,特意请了杭州的专家过来指导,花了2个多月时间才完成。”真山杨梅基地的冯常斌理事长告诉笔者,虽然这个大棚总投资达17万元左右,但是他觉得这个钱花得值。“以前,只要一碰到下雨,果农们就没有了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但是有了这个大棚后,它就成了很好的避雨设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杨梅的落果率。”
  有着20多年杨梅种植经验的冯常斌,经营着500多亩杨梅林,是远近闻名的种植专业户。去年,他去温州考察时发现,当地的杨梅种植户为杨梅树建起了温室大棚,不仅使杨梅提前上市,而且能对杨梅树进行更科学的管理。回到上虞后,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跑了三四趟温州后,最终把这事敲定了。
  随着山路拾级而上,笔者在一块平地上见到了刚刚搭建好的杨梅大棚。整个大棚的主体建构全部用钢筋搭建,并通过开活动天窗的办法,能够实现大棚室温控制。“据介绍,温室大棚平均提高温度2-3℃,可以使杨梅提早两周左右上市。但是我们目前还在试验,并且大棚也是最近才搭好,估计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冯常斌说,但自从有了大棚后,他天天都要过来测试温度、湿度,对于杨梅实施精细化管理。
  “等到杨梅可以采摘了,我准备在大棚里放几张桌子,那样游客就可以在里面边吃饭边摘杨梅。即使外面下雨了,游客采摘也不会受到影响。”冯常斌对于这个大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毕竟在上虞杨梅种植圈里,他们合作社还是首次尝试使用大棚种植的。
  在大棚的另一边,记者看到有几棵杨梅树外面罩着钢筋保护架。冯常斌笑着告诉记者,这是要给杨梅树穿上“靓衣”,钢筋架构搭建后,再覆盖上防虫网就可以。“采用防虫网,一方面可以免除多种害虫对果实的为害,另一方面可以减弱阳光,延长杨梅的采摘期。”
  对于这些杨梅种植新招,冯常斌说,现在种植杨梅的合作社太多,如何从众多合作社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对杨梅树实施精细化管理,粗放型的种植已经无
  法适应游客需求,提高杨梅的“含金量”才是关键。


信息来源: 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