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院士为绍兴发展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18-06-06 16:35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6月3日,以“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为主题的首届绍兴发展大会隆重举行,1000多名越商、乡贤和新绍兴人,怀着家书的浓情邀约汇聚故里,共叙老乡情谊,共鉴家乡巨变,共绘美好愿景。

 

  曹春晓:期待绍兴航空产业“飞起来”

 

  ■ 记者 孟焕国

  “这几年来,绍兴在不断关闭一些印染和化工等污染较大的传统产业工厂,同时积极新上一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每次看到这些新闻,我都会感到非常高兴。”曹春晓如是说。

  昨天下午,“质造绍兴,智领湾区”绍兴产业发展论坛结束后,这位在我国航空科技界享有盛誉的上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绍兴要拥抱大湾区,在经济发展上再创新优势,必须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同时,更大力度地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产业。 

  今年已84岁的曹春晓院士,毕生研究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并力促航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他矢志不渝追求科技报国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一直受人敬仰。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但他还辛勤耕耘在科技一线,尤其为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发挥余热。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曹春晓对绍兴经济未来寄予的最大期望。他说,高端装备处于制造业的价值链尖端,更是产业链的核心,这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骨,也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高端装备制造一旦形成气候,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绿色且可持续增长的态势,绍兴也必然成为一个科技高地,引领其他产业齐头并进。 

  出于职业敏感,这位院士对家乡的航空产业尤其感兴趣。他了解到,绍兴已入选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城市,并且将在未来几年新建好几个通用机场,目前还正在建设航空特色小镇,更有不少民营企业已陆续布局商业航天航空领域,这使他又惊又喜,用他的话说:绍兴这是要起飞了。他认为,航空产业站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前沿阵地,现在我国方兴未艾,将来发展潜力巨大,这将会是绍兴经济飞跃的一个全新亮点。

  作为国内航空新材料研发应用的业界泰斗,在这个产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曹春晓对绍兴今后又快又好拓展航空产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想方设法推进军民融合。他认为,军民融合堪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绍兴许多涉足航空产业的民营企业,已有了产业基础,还有人才,有资金,技术实力也十分雄厚,如果深入到军民融合中,将会更便捷地争得尖端科技先机,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确立产业领先地位。

  曹春晓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年来他回家乡的次数并不算少,但遗憾的是自己还没有好好调查研究过绍兴的航天航空产业,也没有参观过一家绍兴的航天航空设备生产企业。这次参加绍兴发展大会,他也抽不出时间到处去走走看看。他说,如果有机会,他想对家乡这个新兴产业作一次深入细致的了解。当然,绍兴企业如果在这个产业发展中碰到什么技术方面的难题,他十分乐意尽己所能帮忙解决。“因为我是绍兴人,能为家乡做点事情,总是很快乐的。”

 

  金 力:找准定位发展“离岸模式”

 

  ■ 见习记者 吴可蒙

  “此次回绍,一方面应邀参加发展大会,期望为绍兴的发展多出点点子。另一方面进行调研,希望能与绍兴开展更多战略合作。”昨晚接受采访时,金力说。趁着回乡参加发展大会的契机,他还将赴上虞调研,寻找合作机会,助力家乡发展,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本次发展大会是新时代绍兴发展的发令枪,专家的建言献策,本次发展大会的成果都将为绍兴的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元素。绍兴正在向湾区时代迈进,湾区经济对绍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以面对这种形势,金力提出,绍兴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接下来需要做好规划,把握好方向。

  “复旦大学其实有很多可以与绍兴合作的项目,关键是绍兴需要什么样的项目,首先要明白需求,我们的合作才能对症下药,所以绍兴首先要找准定位。”金力说。

  找准定位,还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城市的发展说到底也是人才的发展,城市建设离不开人才建设。金力认为,所谓的“抢人大战”不是一味给人多少钱,主要还在于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论历史文化资源,绍兴是著名的“鉴湖越台名士乡”,名人名家,全国两院院士数不胜数;论区位优势,绍兴毗邻杭州、宁波、上海,也有天然优势。关键是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需相关部门进一步挖掘规划。

  绍兴先把基础环境做好,其实强调的是产城融合,产业提升了,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生态宜居环境都要跟上。吸引人才留在绍兴,要给他们起码的待遇和尊重,要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舒适感和幸福感。杭州之所以能吸引人才,正是因为他们在产城融合方面做得比较好。

  其次,在人才建设中,金力还提到“离岸模式”,绍兴要加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所谓的“离岸”模式,即把产业的研发中心放到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利用那里的人才优势实现造血功能,项目经营落地在绍兴,通过这种交流互动的方式吸引人才。此种模式,可与国内一线城市合作,甚至可与国外的城市合作。“离岸模式”在国外一些企业多有运用。

  本次发展大会,很多乡贤回来,这其实也是人才资源,也可以好好利用。金力说,作为绍兴人,他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经常回乡调研,希望能多多开展战略合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黄荷凤:在医疗的内涵上做得更细致些

 

  ■ 记者 王 珏

  “这是我在嵊州建立院士工作站之后,今年第二次来绍兴。”在绍兴发展大会召开之际,尽管身体抱恙,但黄荷凤还是坚持出席,并作了时长一个多小时的院士专题报告。“家乡的一片盛情,我不能辜负。”黄荷凤说。

  去年11月份,嵊州籍妇产科学专家黄荷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实现了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零的突破。

  而作为世界生殖医学领域的领跑者,她始终心系故乡,两个多月前在嵊州建立了黄荷凤院士工作站,并且每个月都派团队里的专家,协助我市开展不孕不育检查、治疗,试管婴儿前期准备,以及处理疑难的病例和手术。

  “现在对接的都是一些计划性的择期手术,未来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在危、急、重病人的抢救上发挥一些作用。同时希望绍兴的医生能够更多地来上海学习,除了临床医疗方面,还有在医院管理上,做到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希望家乡的妇幼保健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谈话中,黄荷凤对绍兴的医疗发展尤为关注。

  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攀高,同时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也居高不下。而不少疾病与生命早期在母体孕期宫内环境危险因素有关,因此这些疾病被称作“胚胎源性疾病”。作为国际上“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的创立者,黄荷凤通过ART(辅助生殖技术)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新生殖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从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在黄荷凤的努力下,不少PGD阻断嗜血细胞综合征、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成骨不全症(即“瓷娃娃”)等罕见严重遗传病的婴儿得以健康成长。

  打破基因“魔咒”,从源头阻断家族遗传疾病,不少绍兴家庭也因此圆梦。“我们已陆续带回好几例整个家系的血液标本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出来后,在绍兴当地就可以接受胚胎着床前的药物治疗。”黄荷凤告诉记者,不久前,有一位嵊州母亲,两个孩子分别在1岁和13岁时因为先天的智力障碍和扩张型心肌病去世,一家人非常绝望。黄荷凤帮助他们找到了两个孩子之前就诊留下的血液标本,并帮他们一家人都做了基因诊断,这几天诊断结果刚出来:源头在母亲身上。“接下来只要在胚胎中提前干预,夫妇俩就可以生一个正常的孩子了。”

  对于这次参加绍兴发展大会,黄荷凤笑着说,从没有这么清晰又系统地感受过家乡的发展脉络。医疗水平,能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整体实力,她建议,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绍兴不仅要对接杭州湾,更要放眼长三角,实现协同发展。

  “目前看来,嘉兴、宁波在医疗等方面,跟上海的对接比较顺畅,不可否认他们拥有一些地理优势,但是我们可以在内涵上面做得更细致一些,充分挖掘在外的人才资源,在医疗水平、管理水平上实现双提升。”她认为,医学,相当于是一个社会精英人才构建的体系,在医学人才方面,除了引进,绍兴也要建立自身的培养机制。最好的方式,就是认准一些“医学高地”,进行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政府应该在建设医院、管理医药方面适当增加一些投入,为大绍兴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保障。

 

  李兰娟:为科技工作创造更好平台

  

  ■ 记者 汤桂平

  再忙再累,是家乡的事她都义不容辞,始终将家乡人民的嘱托放在心里,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李兰娟身上有很多头衔:传染病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导,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不过,在记者采访时,她自始至终只强调了一个身份:“我是绍兴夏履人!”

  前天,联系上李兰娟院士时,她正和团队在外地洽谈事项。一听是家乡记者来电约采访时,她特意和对方打了个招呼,抽出时间仔细和记者交谈起来。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传染病防治专家,她刚刚参加完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会上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国的重要讲话还声声在耳,所以对参加绍兴发展大会她更为重视。“解放科技生产力就需要为科技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平台,绍兴通过这样一场盛会来打造平台,就是对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一种表态。”李院士说,她对绍兴这样的发展方向非常支持。

  支持付诸于实际,在她那里更转化成了一份乡贤的担当。李兰娟说,自己应该为家乡的“健康绍兴”建设出力。这不,今天下午,她还将为家乡人送上一场“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的主旨演讲。肠道微生态是目前国际健康医疗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影响着人体健康的多个方面。李院士把这样一项科研成果放在绍兴展示,通过讲解让更多专家和市民得以了解,这是家乡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福音。

  实际上,助力家乡健康产业发展,这几年李兰娟院士正默默用更多行动回报诠释桑梓深情。2015年,她在越城区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研究开发调理人体微生态的益生菌产品。最近,味乐舒、同乐舒等10多款保健食品已经开始市场推广。与此同时,以微生态健康服务为核心的区域检验中心也在袍江落地建成。致力将绍兴打造成为中国生命健康产业的领头羊,乃至世界的“人体微生态健康之都”。

  前不久,母亲节那天,李兰娟院士等14位来自全省各大医院的乡贤名医怀着感恩之心汇聚夏履镇卫生院,参加2018年夏履镇“乡贤名医义诊助力乡村振兴”大型义诊活动,现场为300余位父老乡亲义诊。作为夏履的儿女,选择母亲节这天返乡义诊,反哺家乡,实则意义深远,也表达了对家乡的一种深切情怀。

  项目引进,家乡公益义诊,每年一次的学术交流……李兰娟说,为家乡发展助力,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以后,只要绍兴需要,她定当全力支持!

 

    许溶烈:“科创”“文创”双翼齐飞

 

  ■ 记者 许程丽

  “在家的时候,我经常看《浙江日报》和《绍兴日报》,对浙江、尤其对绍兴的发展非常关注。”昨天晚上,回到酒店已近9时,87岁的许老精神矍铄,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几年,绍兴周边的城市发展很快,绍兴应该保持危机感。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绍兴发展的资源很多,潜力很大。”许溶烈说,譬如,绍兴是名人之乡,拥有众多名人资源,目前全国两院院士中绍兴籍院士有74人,在外面的乡贤也非常多。绍兴应该通过发展大会这一平台,充分发掘和利用乡贤资源,建立一个“绍兴发展专家智库”,发挥乡贤的力量和智慧,推动城市更快更好发展。

  多年前,许溶烈曾提过绍兴利用湾区优势发展城市经济的想法。他说,绍兴处于两大丝绸之路的交叉口,一方面,可利用宁波港接通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方面,通过义乌“义新欧”班列,接通陆上丝绸之路。如今,绍兴提出“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战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将对绍兴发展产生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一直生活在外地,但许溶烈乡音未改,绍兴话说的非常“溜”,即便是他的普通话,也带有丝丝绍兴味儿。也正因为这种浓浓的家乡情结,去年,86岁高龄的他,在华汇集团建立了自己的院士工作站,在他看来,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是每个游子应尽的义务。

  此次回绍兴,他的行程安排得很满。除了参加绍兴发展大会,还肩负其他几项任务。其中一项是带来了一个20多人的专家团队,他们将在院士工作站举办一个沙龙聚会,协助华汇争取一个大型项目。此外,他邀请了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规划院院长等一批国内顶尖专家,通过请他们作报告等方式为绍兴培养相关产业人才。

  许溶烈认为,绍兴应该做好新与旧的文章,实现“科创”与“文创”双翼齐飞。一方面要不断进行创新,通过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的运用,发展智能化建筑、新能源汽车等各种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创新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要保护和利用古建筑、古村落等特有的传统文化,使其成为绍兴的符号和名片,成为游子心中的一抹乡愁。

  “通过绍兴发展大会,我看到了绍兴求发展、求创新的决心。”许溶烈说,把压力化为动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昂扬奋发、一马当先,绍兴必将梦想成真。


黄荷凤:乐当“科学家妈妈”

       

■ 记者  童 波

精干的短发,和善的微笑,6月3日,在出席绍兴发展大会之际,谈起一生热爱、终身从事的妇产医学,初见时端庄沉静的黄荷凤,瞬间神采飞扬、热情洋溢。

       

从“接生婆”到“科学家妈妈” 

在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商圈,伫立着一座“幸福”的医院。随处可见的准妈妈们,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迎接腹中小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完成一个家庭爱与希望的传递。院长黄荷凤将其称之为一份“呵护晨曦”的事业。

2017年,黄荷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了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零的突破。

事隔30多年,黄荷凤依然清晰记得那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当年在妇产科临床实习,第一次听到新生婴儿的啼哭,心瞬间就软化了,我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当时就想一定要进入妇产科工作。”

那时,黄荷凤把自己定义成“接生婆”,一个个新生命经由她的手来到这个世界,她觉得人生很有意义。1990年,她赴香港大学进修,第一次接触到当时还是新兴医学的试管婴儿技术,从此走上生殖医学的临床和科研之路。学习归来,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批辅助生殖中心。

黄荷凤拥有理性智慧的大脑,更拥有感性柔软的心。每每被孩子们唤作“科学家妈妈”时,就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

有一次,她在坐诊时忙着给患者看病,一位小姑娘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等候,问她来找谁,她说来找“科学家妈妈”。原来小姑娘是1996年在黄荷凤手里诞生的试管婴儿,要去英国留学了,临行前一天特意来跟她告别。1995年,在她的努力下诞生的首例试管婴儿,也始终把黄荷凤放在心上,不断跟她分享着自己重要的人生时刻。“几年前我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高考分数,我还挺纳闷,仔细一看,是我的第一位试管婴儿发给我的。”提起自己的“孩子们”,黄荷凤露出了特别温暖的笑容。

作为国内顶尖的生殖医学专家,黄荷凤说,人类生殖是一门医学艺术,她在探索生殖奥秘的过程中守护着一个个新生命,同时守护着众多家庭的希望。

从医30多载,黄荷凤在生殖医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见证了浙江省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是国内最早开始关注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子代安全性的专家和学者;她创建了国内首家卫生部准入开展全部辅助生殖技术的生殖中心,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她为上万个家庭“孕育”了健康宝宝;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辅助生殖技术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中国第一部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并在临床中得到证实……

中国生殖医学起步晚,于上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但正因为有黄荷凤这样一群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跻身国际一流水平。2017年9月,黄荷凤获得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称号。该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妇产科学术权威机构。黄荷凤获此称号,不仅代表着世界认可了她在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更代表着世界对中国生殖医学研究的重视与肯定。


在家乡建起院士专家工作站

黄荷凤是嵊州市甘霖镇柳岸村人,上世纪60年代,年仅4岁的她离开嵊州,随同父母去往浙江常山,开启了从懵懂小女孩到青春少女的成长之路。但她一直以来没有隔断与家乡的联系。

黄荷凤告诉记者,她有许多亲人在嵊州,小时候每年会回来几次,后来工作忙了回来得少了。“有时自己开车回来,车子驶入嵊州地界就会特激动,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心情会感到特别愉悦。”

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怀揣梦想的她通过努力,成功考入当时的浙江医科大学,从此走上医学之路。

今年3月,黄荷凤在嵊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起院士专家工作站。言谈间,黄荷凤透露出浓郁的家乡情结。她说,为家乡人民服务是这辈子最高兴的事。自己当选中科院院士后启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首先想到的也是家乡。 

“到目前为止,我们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来嵊州3次了,以后保证一个月来一次。”黄荷凤说。目前,团队成员已经在嵊州开展宫腔镜、腹腔镜、宫颈肌瘤、内窥镜、困难性的不孕不育等手术和治疗。对于紧急的病情,她们将开展远程会诊。

黄荷凤介绍说,多年来,她与她的团队始终与嵊州紧密相连。2009年,她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时,便与嵊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合作,帮助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还与嵊州市中医院常年合作,每个星期会到该院进行门诊。今年在嵊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双方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合作推广妇产科领域新技术、新项目,协助开展不孕不育检查治疗、试管婴儿前期准备、妇科肿瘤系列手术及综合治疗、高危孕产妇的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完成相关课题、论文,并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其间,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也会到妇保院进行专家坐诊、临床查房、指导手术等诊疗活动。

黄荷凤认为,对于绍兴的医院,她们不仅要“输血”,而且要培养“造血”功能。接下来,她们不但要派好的医生来嵊州指导交流,还要邀请嵊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护士还有管理人员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交流学习,提升医疗队伍整体水平。

“让优秀的医务人员到上海学习,尤其是参加疑难病的讨论,对于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今年国内会有一些顶尖的国际学术论坛,我们也会邀请绍兴的医生参加学习和交流。”黄荷凤说。

 

医生也要热爱做科研

在黄荷凤看来,人类健康要从人类的生存环境开始关注。越来越多年轻夫妇不孕不育,这与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无关联。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

黄荷凤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医务人员应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学科能力和教学能力;医院应该是创新型、研究型的医院。

在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后不久,她就着力推动加强医院科研管理,提供科研所需的各项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医生的科研意识和临床水准。

在医院,大家都喜欢围着黄荷凤转。“我们申请基金项目,黄院长总是起早贪黑、逐字逐句地帮我们修改申请报告。她对每一位学生都尽心尽力,除了指导工作和学习,就连我们的生活也关怀备至。”黄荷凤的同事说,“黄院长总说,我的孩子不在身边,你们都是我的孩子。”

在很多同行的眼里,黄荷凤的优势是科研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多年来,她一直奋斗在临床第一线。在临床治疗上,她主攻单基因遗传病、罕见病,如常见的血友病。她对胚胎在着床前进行诊断与培育,阻断带病基因的遗传,从而控制遗传性的基因缺陷,解除有些家庭世代遗传病的“魔咒”。

她既是临床医生,又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者,还是行政管理者,集多重角色于一身,黄荷凤却乐此不疲,反而笑称每个角色都是一种锻炼。“我觉得这几个角色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临床治疗中,我可以获得一些病症的第一手资料,而科研的成果又可以通过临床进行验证,行政管理则让我的科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科研型的医生很多,那在绍兴这样的城市,医生有做科研的必要吗?

“人才培养,就是要激发医生对于科研的热爱。”黄荷凤说,医生分好多类,美国分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不同医生的知识不同,权限不同。在中国也是一样,一部分医生主要从事临床工作,比如我们也有家庭医生、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这些医院是以治疗为主的。三甲医院,尤其是大学附属医院必须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创新的源泉。一批顶尖的医生要做科研,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的医疗方法、新的术式、新的器械和新的药物。

“我们要有专门看病的医生、看病和教学兼顾的医生、看病和科研兼顾的医生,同时还要有一批更厉害的医生,他们兼顾看病、科研、教学,这就是导师。比如在哈佛大学,医生要承担教学、科研和治病的工作,正是这份工作赋予他们职业荣誉感。”黄荷凤说,医生都去做科研是不对的,医生都去看病也是不对的。所以医生需要专业化的分工,要根据医生的能力不同进行分工。而能够兼顾医疗、教学和科研是非常困难的。

“在我看来,在绍兴,医生还是要更侧重于临床的研究,对于流行病与疗效的研究,优秀医务工作者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承担起教学的责任,激发更多年轻医生对科研的热爱。”黄荷凤说。


孟执中:仰望星空的人

  

■通讯员  王晓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国气象卫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执中就是这样的人。

 

“我两次亲眼见到周恩来总理”

眼下,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绍兴诸暨拍摄电视剧《人民总理周恩来》。通过影视作品,周总理的风采将再一次在故土绍兴绽放。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孟执中出生在诸暨,对总理的形象更是倍感亲切——在上世纪70年代,他曾两次见到周恩来总理,这也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骄傲。

1968年8月14日,中央召开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宣布,为了更好地发挥上海的地方工业优势,上海也要搞人造卫星,并将此列为1970年第一号任务,代号“701”工程。年仅35岁的孟执中带着家人从北京落户上海,开始他的“造星之梦”历程。

孟执中1958年起曾在苏联科学院自动学及远动学研究所进修两年。这之前,他虽然从事人造卫星工程研制,但是仅局限于地面数据,对卫星本体的设计并不清楚,但他和其他科研人员白手起家,共同攻关,主持“长空一号”卫星的重大试验获得成功。1973年6月20日,周总理要听取“长空一号”试制情况的汇报,孟执中作为主研人员赴北京汇报。

孟执中清楚地记得,当晚9点整,周总理和叶剑英来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周总理认真观看了会议安排的卫星和火箭的各种汇报图表后,高兴地说:“大有希望!”总理一席话,让所有在场人员松了一口气,大家都会心笑了,会议气氛也顿时轻松了许多。

在融洽的气氛中,孟执中代表卫星研制单位第一个发言汇报。第一次见到中央领导人,孟执中有点紧张,他拿着稿子照本宣科地念了起来:“亲爱的总理……”,一开口,周总理便亲切地打断了他的发言:“要称同志。”周总理似乎看出孟执中的紧张,微笑地说:“你是搞这项工作的,情况应该很熟吧,要讲,不要念稿子。”

周总理亲切的话语中包含着鼓励,消解了孟执中的内心紧张,他镇定了许多,逐渐找回了自信,清晰地把研制情况汇报完。

周总理一边听,一边不时在本子上记录,他很留心每一个细节,多次提问。在听完汇报后,周总理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地球围绕太阳转,卫星围绕地球转,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共产主义这个目标。如果各行其是,什么工作都做不好。目标要认清,方向要对头,只要你们认准这个方向,就一定会创造出新的成绩来。”周总理的一席话,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汇报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周总理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都很年轻,卫星、火箭就要靠你们这些懂科学技术的年轻人了!”事隔多少年,孟执中还记得当年周总理的教诲。

第二次向周总理汇报是在1973年8月14日。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前,孟执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赶到北京,向中央领导人汇报。下午5点零5分,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灯火明亮,周总理快步进入大厅。突然一个电话来,秘书便叫大家等一等,过了一会儿,周总理专门来电,表示歉意,并约定第二天下午继续开会。

很多年后,孟执中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心情仍十分沉重。当年正值“文革”动乱,为了维持局面,周总理肩负着多少沉重的担子!

15日下午4时,汇报会正式开始。周总理的身影一出现在会议室,孟执中就既兴奋又担心。因为他知道,周总理听取汇报很严格,记忆力格外好,不允许用“大概”“差不多”等含糊的词。孟执中特别注意到,周总理在听取汇报时,对年轻人总是很亲切、很宽容,对老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却很严厉。

周总理的心特别细。会上,他特地问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的一位女同志,“你们爬不爬高塔?”这位女同志如实回答,“都爬的。”周总理对其他人说,你们要关心女同志的身体,你们知道女同志有“三期”(即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吗?一个大国总理连这些细小的地方都想得非常周到,让在座的同志深受感动。 

孟执中说,当时周总理一边坚持听汇报,一边服药,面色非常憔悴。后来才知道,总理当时已身患癌症,但他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在几十年的卫星研制生涯中,孟执中一直牢记周总理的教诲,带领科研人员攻坚克难。

 

心中始终记挂着天上的“宝贝”

第一次见到孟老,记者很是惊讶。作为国家级专家院士,他穿的是老式衬衫,裤子是化纤料,脚下是一双布鞋,看上去和一般退休工人一个样,十分简朴。了解孟老的人都知道,他始终惦记着天上的“星星”,这是一位仰望星空的可敬老人。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风云四号”,孟老见证了我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历程。

“再穷,也不能没有一根打狗棍!”聂荣臻元帅当年为推进“两弹一星”发出的豪言,仍在孟老心头回响。当年他在钱学森、赵九章、任新民等领导下,与欧美发达国家展开一场太空领域的竞争。孟老向记者形容,他们当年在西部发射场创业如同“活兵马俑”:即使住在帐篷里,也几近“沙葬”,被子和脸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沙。每人每天只有一军壶的水,喝都不够,无法洗漱。吃的是“细沙馒头”——上海阿奶所说的“细沙馒头”是指豆沙馅的包子,而它在酒泉则是一口咬下去就是黄沙的馒头!

1988年、1990年“风云一号”A、B星先后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成功研制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5月“风云一号”C星发射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风云一号C星的发射被作为我国20世纪末最后一年的三件大事之一,镌刻于中华世纪坛。

据统计,如今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云图每年被数以亿计地引用,成为国内最大的遥感卫星数据库,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风云卫星数据。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约50%,提高到现在的90%。

孟老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没有当年“两弹一星”元勋的无私奉献,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的航天技术正从“跟跑”到“并跑”,并逐渐向“领跑”跨越。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16颗气象卫星,现有9颗在轨稳定运行,形成了包含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卫星在内的风云卫星家族,是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如今,孟老尽管已满85岁,身体也不是特别好,但仍坚持上班,他现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辅助着一批年轻人攻关新一代气象卫星。

孟老的祖籍是诸暨应店街镇十二都村,那是著名的南孟故里。孟执中的父亲孟瞻棠为孟子第74代孙,“耕读传家”的熏陶,对孟老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2008年11月,孟老首次参加“浙江籍院士故乡行”活动,家乡的美景让这个几十年未归的远方游子心动不已。2013年2月24日,孟老又出现在十二都村举办的暨阳孟氏宗族续谱、修谱圆满完成大会。他高兴地说,“我回家了,认祖归宗。”

孟老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心,他说,新时代高科技发展很快,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来源: 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