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危机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0-02-18 18:11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未知未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嗜好、瘾癖的人,常常潜伏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心理危机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伤害性等特点。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与缓解,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

因此,心理危机控制、心理危机干预便成为人类处理危机,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必要的应对策略。


心理危机时有哪些生理心理反应?

危机不只影响身体(生理上的反应),也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引发情绪问题。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 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生理上: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食欲下降、肠胃不适、腹泻、脱水、头痛、疲乏、感觉呼吸困难、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上:出现焦虑、恐惧、害怕、失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绝望、易怒、绝望、无助、失去信心、麻木、否认、困惑、孤独、紧张、不安、愤怒、震惊、烦躁、自责自罪、过分敏感或警觉等。

认知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行为上:反复洗手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等。以思维、梦境、错觉或反复出现的表象的形式再体验灾难。明显回避唤起对灾难的回忆的刺激,诸如思维、情感、谈话、活动地点或人之类。儿童出现依赖,假装或攻击行为以及退缩行为。


什么是新型肺炎疫情危机下的心理危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爆发,使人联想起许多人对于 2003 年的“非典”SARS。每天都有新的病例被确认,公众产生了公共卫生危机下很大的心理压力。当然社会对于病毒的防范意识增强了,但是随处可见的大口罩,荧幕、新闻上的疾病动态,难免引发大众的恐慌。恐慌之下,情绪问题难以避免,但是同时也容易引起失眠、恐惧、焦虑、愤怒等很多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这就形成了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危机事件。


如何处理疫情危机下的负面情绪?

(1)减少因信息杂乱过多带来的心理负担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份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信息超载”的杂音。

(2)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身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 “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3)运动

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4)正向思维

面对疫情,可以运用如下的认知思考方式:

①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注意每日的资讯中,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

②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③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④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同理,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从认知上继续正向思维:

①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②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③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

④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信息来源: 绍兴市心理卫生协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