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科技示范户植入科技基因,番薯苗产销两旺

发布时间:2023-06-29 16:00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近日,诸暨市枫桥镇东山圩家庭农场的多个浙薯系列番薯苗走俏市场,实现产销两旺。在东山圩家庭农场的番薯苗育苗基地里看到,一株株红薯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剪苗、捆绑、装车,一会这批番薯苗将被销售到四川。“目前农场的番薯苗育苗面积在15亩左右,主要以浙薯13、9073、心香等浙薯系列品种为主,年产番薯苗200多万株。”东山圩家庭农场负责人说,今年销售情况很好,不仅自己农场里的苗全部订光,还带动附近的农户、小的育苗农户销售。番薯苗销售形式好,主要得益于种植技术的提升和种苗的优化。近年来,东山圩家庭农场根据番薯苗的种植环境,引用新科技种植方法,不断试验总结,实现了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在大田的扩繁技术上、设施用膜选择上,不同地块、不同用膜,用白色透明的膜可以提早一个月出苗;在种苗方面,改变以往用商品苗做种苗的方式,通过专门培育育种苗来不断优化种苗质量,提升种苗成活率。目前,东山圩家庭农场的浙薯系列番薯苗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市场青睐,这也让农民对番薯苗育苗充满了信心。“我自己的继续扩大,然后附近选有育苗设施的合作,一个是提供技术,然后合作供苗,推广浙薯系列。”农场负责人说。

诸暨市东山圩家庭农场是绍兴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是一家集生产、种薯种苗繁育、销售、加工于一体的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08年开始专职从事薯类(甘薯、马铃薯)种植、加工,专注于种薯种苗繁育和大田种植示范。常年拥有繁育基地30亩,育苗标准大棚3000平米,年培育脱毒种苗能力达200-300万株。依托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中心和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力量,每年联合面向农民和农村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示范展示、技术咨询等活动,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深受同行及省市各级专家的赞赏。先后获得省、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创新项目示范基地、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行动示范基地,诸暨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场主楼成勇被浙江农艺师学院聘任为创业导师,认定为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

科技示范户楼成勇与省农科院、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与推广部门开展协同创新,积极推广和应用薯类先进实用技术并形成产业优势,研发的“甘薯脱毒微型薯生产及育苗技术”,每株试管苗通过微型薯生产及育苗,次年脱毒种苗可栽60-90亩,降低用种量90%以上。该技术有助于解决甘薯种薯用量大、储藏运输损耗大及种性退化、单产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同时实现甘薯轻简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作为农业农村部科教司技术推广处“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协同推广试点工作会”的观摩点之一,观摩受训人数达150多人,该技术得到与会领导与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是甘薯种薯种苗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8-2021年连续四年列入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为我省甘薯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四年多合作开展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比现有传统的种薯育苗方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年生产亩脱毒种苗能力达200余万株,按照市场价每万株2000元估算,亩产值达到13300元以上;可供应本地种植100户,外地种植1250亩,鲜薯亩产增加10~30%,增产增效显著。东山圩家庭农场在培育种苗和示范的同时,引导农民通过现场身教、微信、电话等远程指导方式,介绍提供新品种、指导新技术,带动闲散农民从事薯类生产,助力薯区农民增收。全年先后指导培训农民1000多人,着力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枫桥镇东山圩家庭农场的楼成勇忙在番薯秧基地剪苗,准备根据订单,将新培育的“浙薯86”等番薯苗发往全国各地。


枫桥镇东山圩家庭农场的楼成勇将“甘薯脱毒微型薯高效育苗新技术”进行现场技术示范




信息来源: 诸暨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