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 | 主题报告共谋科学家精神教育新发展
|
|||||||
|
|||||||
8月9日上午,“双减”之下科普场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展示交流活动主题报告在绍兴举行,报告分“培育科学家精神的创新实践”、“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和“做好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质”三个主题展开,共谋“双减”之下科普场馆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新发展。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明,合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合肥科技馆馆长柏劲松,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承华出席,全国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部分会员,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代表,科技辅导员,中小学科学教师等200余位参加。
活动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2023年度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轮值主席,合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合肥科技馆馆长柏劲松主持。 主题一:培育科学家精神的创新实践
深海与极地探索科学家唐立梅博士作《向海图强 探索未知》的主题报告。唐博士生动讲述其深海、南极的科考经历,分享海洋知识,探索海洋奥秘,在感受乘“蛟龙”探海、踏“雪龙”破冰的科考艰辛的同时,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目标,用科技报国。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晓作题为《在科学的历史中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家精神》的报告。黄院长通过“科学教育的价值从显性到隐性”、“科学本质理解与科学家精神”、“HPS与科学本质理解典型案例”三部分,回溯历史,深入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更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赓续老一代科学家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兼展览辅导部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科学传播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叶菲菲作题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助力科普工作价值引领》的报告。叶主任在报告中指出,科普工作要从“知识补课”到“价值引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应突出政治性、体现权威性、注重实效性,奋斗科普新征程。 主题二: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合肥探奥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丹作题为《在科技馆展品设计中融入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报告。她通过精神解读、科学史教育、多种表现形式这三方面,并以绍兴科技馆和北京科学中心为案例,指出,在科技馆展览设计中融入科学家精神教育,是新时代科普工作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重要体现。 绍兴科技馆馆长陶思敏作主题讲解《弘扬科学家精神 探索多元化科学教育》。陶馆长以绍兴科技馆的实践为例对科普场馆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展开论述,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展区,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氛围;探索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科学家精神内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能力。绍兴科技馆将继续不断完善和提升,努力形成有特色、可推广的地市级科技馆科学家精神教育的实践案例。
苏州市程开甲小学副校长周菊芳带来主题《在项目化研究中根植科学家精神》分享。周校长从项目内容的“物型场域建设”“育人课程建设”“育人模式构建”“育人生态营造”四个方面展开,体现“开甲精神”,持之以恒深耕项目化研究,坚持不懈培养科学精神,共同推动建设新时代科技强国稳步向前。 专题论坛二邀请东南大学副研究员周建中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郑永春两位专家做分享。 主题三:做好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质
周建中老师作题为《基于展品的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案例分析与交流》的报告,围绕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现代科学教学和学习方法深度分析如何在科普场馆教育活动中弘扬科学家精神。
郑永春老师作题为《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的报告,郑老师从时代背景、课程分析、核心素养、跨学科概念等方面对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做详细解读。 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履行科普场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社会责任,让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夯实人才基础。活动全程通过新浪新闻客户端、中国科技馆科学教育网络平台现场同步直播,39万人次观看。 信息来源: 绍兴科技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