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化学 质创未来——绍兴市举办“新质生产力”科普交流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13 16:58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6月12日,以“新化学 质创未来”为主题的绍兴市“新质生产力”科普交流展示活动顺利举行,活动分为开幕式、新质生产力科普大讲堂、科学咖啡馆、科普市集等四部分。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浙江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龙爱民出席活动。绍兴市科协党组书记冯国强,上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勤致辞。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承华,天津大学浙江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陈象豹,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院长乔建军,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执行院长曾敏峰,绍兴科技馆、上虞区教体局、科技局、科协、上虞区杭州湾综合管理办公室、春晖中学、中化蓝天等部门单位负责人,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企业职工等代表400余人参加活动。

冯国强在致辞中表示,市科协组织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并列入2024年度十大重点行动之一,旨在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和科普职能,加大前沿科技领域科普,推进科普工作前沿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协组织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发展中,应畅通“科创、科普、科研、科‘协’”等四个通道,一要坚持科创为要,以“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发展,发挥科技人才荟萃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在思维、方法、活动上有所创新。二要坚持科普为基,以“传播”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发展,在全社会宣传普及新质生产力,传播频率要常态化,传播形式要多样化,传播对象要分众化,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三要坚持科协为本,以“协同”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发展,通过协同科普场馆,协同各级组织,协同社会力量,让全社会关注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推动全市新质生产力科普走得更稳、做得更实、效果更好、影响更大。

陈勤代表上虞区委区政府,向出席活动的院士专家和领导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向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她希望通过本次科普交流展示活动,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共享、科研成果交流、科创人才合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协同创新新体系,在化工及更多领域携手逐“新”而行、向“质”发展。同时,她期待大家并肩携手,在产业发展上推动形成更广领域的科技合作、更深层次的人才交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活动现场,郭传杰、龙爱民、冯国强、陈勤、乔建军共同发布了2024年绍兴市新质生产力科普教育基地。同时,还举行了绍兴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揭牌仪式。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郭传杰作题为“新科技革命发展态势与当代化学科学前沿”的精彩报告。他通过介绍历史上的五次科技革命与第六次科技革命向大家分享新科技革命发展态势,通过讲述“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信息”“化学学科自身”等六方面介绍当代化学科学发展前沿。他指出,化学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在当代取得了长足进展,不断刷新自己的面貌,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院长乔建军围绕“面向绿色产品和营养健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作交流分享。

“科学大咖对话青年科研创新力量”科学咖啡馆环节,郭传杰、陈象豹、曾敏峰、春晖中学副校长陈亚君、中化蓝天集团特化品事业部首席总监刘创等院士专家向大家分享各自科研经验与科学方法,并围绕“青年学子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青年科研工作者对科学事业的展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未来化工产业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对话,分享基础科学的学术创新和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同时,鼓励新一代青年学子,画好“自身兴趣、国家需求、地方平台”三个“人生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与探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活动当天,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绍兴科技馆、绍兴文理学院化学与新材料科普基地、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化工企业等单位还在现场开展了科学talk&show科普市集活动,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为导向,激发青少年探究前沿科普的兴趣。

本次活动由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绍兴科技馆、绍兴市上虞区科协、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承办,绍兴市上虞区教体局、绍兴市上虞区科技局、上虞区杭州湾综合管理办公室协办。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科协风启学林、浙江省科协科技武林门、科学+等多个融媒体平台参与直播。


信息来源: 市科协科普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