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科普联合会开展“探寻绍兴地质里的科学基因”系列科普活动
|
|||||||
|
|||||||
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绍兴地质科学的兴趣与认识,促进地质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提升公众关注地球环境保护,市科普联合会联合携手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绍兴市城市展示馆、盘古化石馆等会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围绕绍兴独特的水乡地理风貌和生态系统,举办了以"探寻地质基因,共护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地质科普解码行动,分别推出“流动地质博物馆”科普展览、科普讲座、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聚焦硒产业和硒科普等系列科普活动。 “流动地质博物馆”科普展览活动 4月19-27日,绍兴市城市展示馆大厅化身为"地质基因库",百余件珍贵标本:沉睡数亿年的三叶虫、蕨类植物化石与新生代贝类标本,组成跨越时空的生态密码图谱。市民们手持放大镜观察叠层石的年轮纹理,在触摸板岩层理时惊叹:“原来脚下的土地藏着这么多地球日记!” 地质科普讲座活动 科普联合会会员周莹作讲座 科普老师化身为穿越时空的“向导”,通过《遇见白垩纪的恐龙国王》讲座,带着孩子们踏上了探秘白垩纪的奇妙旅程。 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 4月21日,科普联合会协同相关单位来到古生物学家斯行健曾就读过的百年老校——诸暨市东白湖镇斯民小学,为孩子们带去一场难忘的古生物科学探秘之旅。 共建斯行健地质科普馆 科普进校园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科普联合会副会长单位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和诸暨市东白湖镇人民政府共建了“斯行健地质科普馆”,联合会与诸暨市东白湖镇斯民小学签署《科普优质课程及师资服务进校园协议》,联合会和会员单位盘古化石馆一起赠送给学校科普书籍和化石等地质资料。 赠送地质资料 课程《人是鱼变得吗?》 ![]() ![]() 课堂上,盘古化石馆方馆长结合诸暨的寿昌中鲚鱼化石开发了《人是鱼变得吗?》科普课程,当诸暨的“鱼”出现时,孩子们眼睛瞬间被点亮;课后,学生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参观了流动展览馆,当看到来自浙江义乌的恐龙蛋、诸暨的海绵骨针等化石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眼中满是对科学的光。 同学们在专家指导下观看古生物化石 科普联合会从成立大会开始启动绍兴文化里科学基因科普行动,到解读绍兴黄酒文化里的科学基因,再到解码绍兴地质文化里的科学基因,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科普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未来,将通过一系列创新形式的科普活动,深度挖掘绍兴文化科学元素,增进公众对绍兴文化背后科学基因的了解,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硒游记,探索土壤里的生命健康密码 你是否好奇富硒土地下的春天味道?一场“硒游记”即将盛大开启,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信息来源: 市科协科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