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一家国家级学会服务站与清华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
助力国家重大任务核心装备研发

发布时间:2025-05-16 14:42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近日,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赛思倍斯(绍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航天与极地载具”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合作。

双方以国家极地重大战略任务为导向,深度聚焦极地载具、专用星座等核心技术的联合研发,持续研究极地载具在南极内陆快速抵达、长期驻留的运载与通信“卡脖子”问题,基于卫星星座建设天基信息支持的工程技术基础设施,全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

1

超低轨道极地专用卫星示意图

赛思倍斯是诸暨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重点引进的航天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布局超低轨道空间开发与应用的民营航天企业,并在诸暨市科协的精准服务和积极推动下,于2023年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合作建国家级学会服务站。

此次合作赛思倍斯充分发挥了国家级学会服务站的资源优势,将委托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适用于南极极端环境与恶劣工况的深度智能化特种载具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同时,双方将联合开展我国首颗超低轨道极地专用卫星“雪鸮”的研制、测试与天地一体化应用试验,该任务将向国家极地考察提供高精度通信、定位与导航技术服务,并填补我国在极地内陆复杂地理条件下自主通信、定位、遥感支持能力的空白。此次强强联合,是高校与企业携手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空天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4

卫星调试

诸暨市现有的60余家航空航天企业,涵盖了卫星测控与研发制造、空天信息、芯片、传感器、光电、电子器件等全产业链。2022年,更是与浙大、浙大控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浣江实验室,目前已成立了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智能无人系统、现代导航与感知技术等六个研究中心和三个公共平台。

下一步,诸暨市科协将继续聚焦关键领域、重要产业、重点企业,以需求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依托全国学会、长三角省级学会等海内外科技社团资源,围绕技术需求精准攻关、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科创资源高效共享等重点,构建“学术搭台、产业唱戏、人才赋能”协同联动机制,为诸暨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信息来源: 诸暨市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