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星——走近绍兴“候鸟人才” | 陈伟芳:助力诸暨冲“天”

发布时间:2025-06-16 14:29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为生动展现“候鸟人才”在绍兴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风采,营造“近悦远来”良好生态,吸引海内外“候鸟人才”竞相来绍“栖息”,为绍兴加快打造更富“名士之乡”气度的人才高地、汇聚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提供坚强支撑。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绍兴市科协联合绍兴市日报特别推出《闪亮的星——走近绍兴“候鸟人才”》专栏,致敬新时代闪亮的星。


名片:

陈伟芳: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中心主任,“1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home/new/Desktop/lf/新闻稿/2025.5 候鸟人才岛 闪亮的星/陈伟芳.jpg陈伟芳

在诸暨浣江之畔,“栖居”了一群逐梦星辰的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浣江实验室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主任陈伟芳作为其中一位领路人,带着这些青年圆梦蓝天,助力诸暨走出冲“天”之路。

近年来,在中国航空航天的产业蓝海中,不仅有“国家队”巨轮劈波斩浪,也有众多地方、高校和企业协同联动创新探索,形成百舸争流的全新态势。

杭绍往返是常态

6月6日上午,记者在诸暨市浣江实验室见到了国内飞行器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顶尖专家陈伟芳。个子不高、精神抖擞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语言诙谐、亲和力高是他给记者的第二印象。

陈伟芳负责的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位于浣江实验室4楼,入口处墙上,写着钱学森的话:“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是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是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奠基人,也是陈伟芳崇拜的人物。

谈及为何会到诸暨工作,陈伟芳的回答是诸暨在航空航天产业上的布局,契合他们团队科研成果孵化的目标。2023年1月,诸暨市政府、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浣江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陈伟芳带队组建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近年来,该中心产出的一大批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以及前沿科技探索。

“我的工作重心还是在浙江大学,但通常每周都会到诸暨工作。”对于杭城与诸暨之间的两地奔波,陈伟芳早就习以为常。他常背着黑色双肩包,行色匆匆,有时候与团队简单交流,就能给不少年轻人以启发。

“这些展品给参观者看,信息介绍不仅要有技术指数,也要体现出其优势和地位。”在展厅里,陈伟芳看到新标签上存在的问题时说。

让创新成果落地

多年来,陈伟芳在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从事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入浣江实验室后,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自己的专业和地方产业发展融合,让创新成果在浣江之畔落地。

去年,浙江镭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新厂房。这家从浣江实验室“孵”出来的新兴企业,主要从事无人机、高端装备的试验与测试系统的研制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船舶、工程机械和高端智能无人机等领域。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达到近1700万元,并荣获2024年绍兴市博士创新站、2024年浙江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等荣誉。

走进镭诺科技的新厂房,大大小小的无人飞行器模型令人眼前一亮。厂区最开阔之处,一堵“风墙”(非定常风场生成器)格外醒目。据介绍,“风墙”由镭诺科技自主研发,专门模拟生成自然界各种风,以此测试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指标。这类“风墙”此前需要进口,一套至少三四百万元。公司花了一年多时间实现进口替代。“这里可以进行最高12级台风的模拟测试,测试飞行器在恶劣的天气中能否安全飞行。”陈伟芳介绍,让低空经济更安全,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除了低空经济中的安全问题,商业航天领域中,高速飞行器的可重复使用技术也是陈伟芳及其团队的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他解释,高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极高的热量,飞行器表面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会导致温度急剧升高,这种高温不仅会对飞行器的结构材料造成破坏,还可能导致内部电子设备失效,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也会加重商业航天的参与成本‌。他们研发的冷却技术,能有效降低高速飞行器在飞行中的环境温度,提升飞行器的重复使用率,从而助推商业航天事业发展。

共逐蓝天梦

即使是工作日,浣江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内都十分安静,打开一间间实验室门,几乎都有科研人员在努力工作。

记者了解到,浣江实验室作为高能级科创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被列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重大项目平台,是绍兴市重要的研发创新基地之一。目前已孵化了镭诺科技、铭感科技、航视智能科技、锋动航天科技等17家科技企业,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承担数十个横向科研合作项目,并不断以先进技术服务当地企业。

参观中,陈伟芳还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设想。“未来将继续扎根专业领域,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在支持和孵化科技企业的同时,创造效益反哺实验室,从而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加盟。”他说。

走出浣江实验室,已是中午。陈伟芳将记者送上车后,细心叮嘱:“系好安全带!”看着后视镜中他等待滴滴网约车的身影,不由让记者想起诸暨逐梦“天空之城”唱响的主旋律——“创新、自主、引领”。正是有了这样具备创新力的科学家的加盟和引领,诸暨才能以空天装备为主导产业之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竞逐蓝天梦。

 

信息来源: 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