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探寻绍兴文化里的科学基因,解锁越剧N种体验方式

发布时间:2025-08-14 17:07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围绕绍兴文化里的科学基因,科普行动再启新程。8月13日,公众走进科普教育基地活动聚焦越剧艺术,带领青少年走进绍兴大剧院艺术展览馆——越乡戏苑,共赴融合传统文化研学与科学探究的“古韵之约”。

image001_副本.png


文化解码:科学视角下的百年传承‌

科普专家化身“文化向导”,引领同学们穿梭在展览馆,从舞台布景的力学结构、声腔设计的声学原理、剧本创作中蕴含的逻辑思维等角度,深度剖析越剧百年发展历程中的科学智慧与先民巧思,让“百年故事”焕发出新的科学光彩。

image003_副本.jpg


‌声学探秘:经典唱段中的艺术密码‌

活动现场,科普专家通过播放《梁祝》等越剧经典唱段解析唱词意境,着重引导同学们聆听声音背后的“科学秘密”——不同流派唱腔如何运用气息控制、共鸣腔调节来塑造独特音色,婉转的旋律如何符合听觉审美规律,让同学们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悟声音艺术的科学基础。

DSC01141


织造解谜:戏服对比后的文化感知‌

花旦的华美云肩与小生的素雅褶袍同台展示,形成视觉反差、鲜明对比。科普老师引导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触摸,从材料学、色彩学、工艺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维度,解读戏服差异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及一针一线背后蕴含的科技成就。

c0b434ff228e9457b781f93c5d3a7b05 9c181b69bd63522f177cb1d4ee2df26f

匠心制作:云肩几何里的美学实践

“DIY香绣云肩”手工制作环节,同学们在科普老师指导下,学习传统云肩的纹样设计、色彩搭配和缝制技巧。从纹样布局如何体现几何学的对称与比例、丝线色彩叠加产生何种视觉效果,到结构设计如何兼顾美观与舒适,亲手实践让书本上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触可感。

“这次活动太有意思了!原来唱戏的声音、衣服的花纹都藏着这么多科学奥秘!”参与活动的同学兴奋地表示,这场沉浸式研学体验活动不仅让他们欣赏了越剧之美,更通过动手实践和专家讲解,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凝结着先人观察自然、运用规律的科学智慧结晶。

DSC01220 image013_副本.png


本次活动是绍兴文化里的科学基因科普行动研学体验第五站,以解锁越剧的N种体验方式探索“科普+文化”新路径。下一步,市科协将以首个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持续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科学元素,打造绍兴特色科普品牌,营造全民科普浓厚氛围,让绍兴文化在科学光芒的映照下,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信息来源: 市科协科普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