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坚持育用管三位一体 助力科学传播能力提升”科学传播员队伍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1 16:54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8月28日,越城区“坚持育用管三位一体 助力科学传播能力提升”科学传播员队伍培训活动在绍兴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举办。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科技培训机构、科协科普基地、科协下属协会、产业链科协联盟成员代表单位、在绍研究院及大学、“越科说”脱口秀宣讲团等近百人参加培训。

image001_副本.jpg

上午活动环节,区科协主席石峰首先作活动致辞,他对科学传播的意义、科学传播员的作用作了阐释和强调,并向与会科普传播员提出了要炼好自身本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当好“科学翻译官”,在提升传播吸引力上下功夫;要会用“新形式”,积极拥抱新媒体、新技术;要加强横向交流、促进资源共享等四点要求。

越城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区、“越科说”脱口秀宣讲团、迪荡中学、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等五家优秀科学传播单位进行了科学传播经验分享。单位代表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可复制的路径方法,为在场科普骨干及越城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科普基地运营、校地融合等多方面的新思路。

image003_副本.jpg

活动中,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健康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健康教育“最佳科普讲师”、省医学会“十佳科普工作者”张宏卫作了《科学传播的意义和技巧》业务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给传播员们传授了如何将专业术语“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的科学传播技巧;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王海涛老师作了《互联网时代平台视频号运营技巧》知识培训,他以抖音平台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与推广策略,为学员们在新媒体时代拓展科普渠道提供了全新思路。

image005_副本.jpg

image007_副本.jpg

下午活动中,三十六名不同行业的科学传播员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推动越城区科学传播员建设工作”开展了建言交流。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思考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要凝聚社会力量、加强多方合作;要加强学员培训和比赛,形成长效培育机制;要吸引大学生、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不断壮大传播队伍;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等有建设性和实操性的建议意见。

image009_副本.jpg

近年来,越城区科协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牵引,做强科普阵地,做优科普品牌,做实科普服务,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普、产业专技型科普、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普、基层志愿服务科普这样四支科学传播队伍,不断塑造越城科普新优势。2023、2024,越城区科协连续两年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陈建功旧居入选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4年,西小路社区《小路邻居里,科学零距离》入选全国社区科普典型案例;皋埠中学(越芯空间)、艾可泰科生命科技馆、明电新能源科技馆等三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基地,区科协下属科普志愿者协会获评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先进集体。越城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8.6%,继续位列全市第一。今年4月,区科协被省科协、省科技厅列为浙江省“十百千万”科学传播专家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绍兴市唯一);6月,区科协科学传播交流活动项目又被省科普联合会立项(全省十个立项项目之一)。

今后,越城区科协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不断完善科学传播队伍“育用管”机制,持续擦亮越城科学传播“金字招牌”,确保科学传播队伍与活动的规范度、活跃度和贡献度,为全面提升越城人民科学素质不断作出科协新贡献。



信息来源: 越城区科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