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主流媒体来绍调研科普工作
|
|||||||
|
|||||||
|
11月4日,《人民网》《科技日报》《科普时报》等主流媒体围绕“前沿科技资源科普转化、社会化科普”主题来绍兴调研基层科普工作典型案例,展现浙江基层科普工作成效与实践创新。本次调研走访浙江三家企业科普工作,其中绍兴两家。浙江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骆春荣、刘德昆,绍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冯国强,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承华,新昌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黄河,市科协科普部、新昌县科协、上虞区科协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 当天上午,调研组抵达新昌万丰航空特色小镇。作为绍兴特色产业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的典范,万丰航空特色小镇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企业科普研学活动,普及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知识,着力提升青少年和公众科学素质。企业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科普团队,积极开发集知识、能力、水平和认知于一体的科普研学课程,同时引入驾驶舱AR模拟等先进设备强化科普设施建设,将产业优势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
下午,调研组转赴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进行实地调研。作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研究院秉持“传播化工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服务社会公众”的理念,致力于构建集展览展示、实验探究、课程教学、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教融合阵地。通过参观化工科技馆,调研组详细了解研究院在行业领域、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前沿科技资源科普转化、社会化科普”主题展开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冯国强介绍,近年来,绍兴市科普工作与绍兴的产业、文化、公民科学素质紧密结合,培育形成“科普+产业”“科普+文化”“科普+研学”的“科普+”品牌,同时构建“三中心一高地”的科普工作创新体系,即科学普及的促进中心、科学教育的研究中心、科普资源的集散中心以及绍兴文化的科学高地,同时积极整合高校研究院、企业、研究人员、中小学等科普资源并实现社会化科普。 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院长乔建军阐释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终身学习科普教育理念、回馈社会的科普教育情怀,同时对市、区科协在科普工作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副院长刘永彬介绍了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课程、研学活动等情况,表示希望化工科普能深入大众,为基础科学领域培养更多青年人才。 骆春荣对绍兴市科普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指出科协系统与科研机构要积极承担科普主体责任,并探索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科学文化传播。《科普时报》总编辑刘莉听取市科协与研究院的科普工作汇报后,对绍兴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科普服务精准落地、促进科普工作提质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绍兴科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接下来,市科协将持续深化“科普+”品牌,完善“三中心一高地”科普工作体系,以科普为纽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协同发展,为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普动能”。 信息来源: 市科协科普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