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赋能者 — 高校青年专家校企双向行动” 在绍兴启动,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28 10:13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分享:


9 月 25 日至 26 日,由绍兴市科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未来赋能者 — 高校青年专家校企双向行动”在绍兴正式启动。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国民,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缪鲁加,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荣社出席活动,绍兴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冯国强主持活动。市科协班子领导以及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有关领导、专家、青年学者代表共百余位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是 2025 绍兴人才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绍兴市科协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之一。

谢国民在致辞中以三个 “真” 对此次活动表达殷切期许。他指出,真心希望以此次活动为纽带,充分释放高校智力优势,将更多前沿理论与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绍兴产业升级的 “金钥匙”;真切期待更多企业与高校携手搭建合作平台,让青年人才在绍兴产业沃土中实现价值、成长成才;真诚欢迎教授专家与青年学者为绍兴引荐志同道合的人才,助力人才与产业在稽山鉴水间共促共进、共赢发展。

缪鲁加表示,青年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富创造潜能的群体,是高校与地方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 “源头活水” 和 “核心动能”,希望通过此次“未来赋能者”活动平台,进一步深化浙江理工与绍兴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张荣社强调,绍兴市科协牵头搭建的 “未来赋能者” 交流平台,让两校青年教师通过 “师徒结对传帮带” 实现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指导,既能在科研领域传承经验、培养人才、推动项目进展,也是对过往合作的深化,更为未来合作开辟新空间。学校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真正实现“校地联动、助企赋能”。

活动中,浙江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促进会、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校科协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校际、会校合作开启新篇章。

在“绍兴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导师行动”环节中,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宣懿范,党组成员、副主席母小琴共同为导师代表颁发结对聘书。导师行动将围绕科技服务、学术创新等内容共同组建科技团队,助力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快速提升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

仪式现场,领导和专家代表共同按下 “未来赋能者 —— 高校青年专家校企双向行动”启动手印,标志着“双向行动”正式起航。

随后开展了校园专场之“科学咖啡馆” 活动,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沈剑,浙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浙理工嵊州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沈永淼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围绕产业创新、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分享前沿观点,为在场嘉宾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

次日,“未来赋能者”企业专场之赋能产业链企业科协活动在嵊州市举行,两所高校青年专家以及电机产业链相关学会、协会专家深入浙江特种电机有限公司、嵊州雅戈尔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等企业与科研机构调研,专家团队在生产车间一线,与产业链企业科协负责人、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电机核心部件研发、生产流程智能化优化、能效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需求与挑战,现场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与技术指导,为产业链发展需求与技术难点提供精准支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此次 “未来赋能者 — 高校青年专家校企双向行动”,既是绍兴市科协深化校地协同、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聚焦电机等重点产业链、激活企业科协活力的创新探索。后续,绍兴市科协将持续发挥 “四服务” 职能,搭建更广阔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更多高校智力资源与产业链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绍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信息来源: 绍兴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